優秀校友桑子陽: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
解讀這個名字,我感覺到情緣真的很奇妙。
桑,一種植物;
子,赤子;
陽,陽光。
桑子陽,扎根深山十七年,以一顆赤子之心,讓偉大事業在陽光下熠熠閃耀。
——題記
還未謀面的桑子陽,他特別忙,忙到連一個回消息的時間都沒有。
拿到桑子陽學長的資料,得知他是80后,畢業之時毅然支援西部,走進了深山老林里。
為了心中的紅花綻放,他考研讀博,十七年來,完完全全的扎根在深山老林里。
受母校校友辦的委托,我帶隊采訪優秀校友,就必須和優秀校友聯系,我給每個校友短信告知我的姓名和來意,但卻一直沒有得到桑子陽學長的回應,直到好幾天后我給他打電話,他加了我的微信,我才得知他那段時間一直在趕著難得的好天氣,進行新的育苗實驗。
電話那頭的學長,說話聲音很平穩,不急不緩,我聽不出他到底是熱情還是冷漠,這讓我的心情一下子緊張起來,我能不能和這位優秀的學長來一次“親密”而“快樂”的接觸了?
為了更加了解這位學長,我在網絡上搜索起了桑子陽,從宜昌市級媒體再到中央電視臺、人民網等國家級媒體,他的“紅花人生”,他的扶貧“智助”,他的勤勉求學……關于他的報道很多。在一次刷“學習強國”時,“學習科學”板塊的“一線風采”欄目,我刷到了這位學長:宜昌市一線優秀科技工作者桑子陽勇攀科學高峰、積極奉獻社會的感人事跡。
桑子陽是在五峰工作的唯一一位博士,他重點研究和解決全縣林業生產建設中的關鍵性技術問題,為該縣林業工程建設、森林生態體系、林業產業化發展、精準扶貧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。他成功選育了8個紅花玉蘭新品種,申請了苗木繁育專利2個;帶動農戶5000余戶建立苗木培育基地12800畝,培育紅花玉蘭綠化苗100余萬株,產值達10億元以上,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惠農的產業化路子。中央電視臺《新聞聯播》欄目曾予以專題報道……
這讓我與對桑子陽學長的見面,又多了幾分向往!然而他真的會忙到連回一個消息的時間都沒有嗎?這疑問在我的腦海中更深了……
初次相識的桑子陽,他特別靜,靜到連一句多余的話都不愿說。
12月7日晚上,我們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見面了,他一直在我們入住的地方等著我們。
“這么大老遠的過來,你們辛苦了!”見到我們的第一句話,桑子陽學長依然是那種很平穩的語調,但是那種關心卻能莫名給人一種溫暖。
入住妥當之后,我們共進晚餐,一路上,學長一直沒什么話,我想著要找一個話題,希望能打開學長的話匣子。
“學長,在五峰的十幾年,是什么讓你如此執著?!?/p>
“我感覺就是要對得起我這一份工作吧?!?/p>
“中間沒有遇到過什么困難?”
“也有過,但現在看來又算什么都沒有?!?/p>
……
“紅花玉蘭,我看照片上的花型,跟我老家的迎春花特別像,是不是就是那種花嗎?”
“我敢肯定的說,不是。據這么多年的考證和研究,紅花玉蘭還真只在我們這里有發現……”
“這么說,這樹還挺挑地兒??!”
“其實也不是,經過我們的研究和改良,這紅花玉蘭現在特別好移植,而且這花越來越漂亮,比如說……”
終于,從紅花玉蘭的關鍵詞中,學長的言語逐漸多了起來,很耐心的解答我這個“門外漢”提出的各種不專業的問題,但他的語氣依然是那么平靜。
吃過晚飯,桑子陽學長說他還要加班,正好我們到的這一天他在家,他要利用在家的時間去一趟基地,看一下他新研究的一種方法,能否對嫁接成功率的提升有所幫助,他還要看一下基地的村民栽植的樹苗符不符合要求。白天沒空,只有利用晚上的時間,加班梳理第二天要做的事情,每次一弄就到半夜……
通過這一次初相識,我找到了桑子陽學長很少回消息的答案。
與花“親密”的桑子陽,他特別勤,勤到事事動手親力親為!
12月8日,我跟隨桑子陽學長到了他的“紅花玉蘭”繁育研究基地,雖然已至深冬,紅花玉蘭樹葉凋敝,但樹上的芽孢又彰顯出勃勃生氣,一棵棵整齊的樹苗,就像等待檢閱、隨時出征的將士一般,傲然挺立。
桑子陽學長認真給我們介紹紅花玉蘭的屬性,他被發掘出來的歷史,繁育研究的成果,他還帶著我們去到了最早發現的那顆“紅花玉蘭”母樹下,邀請校友一起合影,這種熱情和平靜的桑子陽完全判若兩人。
“紅花玉蘭”繁育研究基地很大,都是從村里農民手中流轉過來的土地,每年給農民租金,農戶還可以在基地上班,平均每個農民每個月上班可以收入一千塊錢以上,多的可以達到三千塊錢,當地農戶每年每人純收入能達到兩萬元以上,桑子陽的“花樣”扶貧也受到了村民的交口稱贊。
采訪當天,一位村民從山上采來了一萬多株紅花玉蘭枝條,桑子陽親自動手,在事先挖好的土坑里,撒上細沙,把枝條一層層鋪在沙里……
“每年春天,我們嫁接紅花玉蘭的成活率都不高,而一過春天,又不好找嫁接的枝條,我今年來實驗一下,通過這種保鮮手法,將現在的枝條采下來保險,三個月后再進行嫁接,看能否成功?!?/p>
一個多小時里,桑子陽一陣忙活下來,已經滿身是汗。筆者忍不住發了一個朋友圈感慨道:勤勞的博士、優秀的校友、可敬的學長……
忙完這邊,學長提出到另一個基地看一看,原來是一味中藥材“五倍子”繁育基地,為了更好的利用林業產業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服務,桑子陽博士又成了這個新產業的科研領頭人。
十多位村民正在地里栽植樹苗,桑子陽一眼就看出村民栽植的樹苗有問題,自己拿起鋤頭,挖坑、放苗、培土……邊示范邊講解,動作嫻熟,一看就是經常揮動鋤頭的“主”。
桑子陽示范后,看著村民又栽植了一些樹苗后才準備離開。離開之前,他再次檢查了之前栽植的樹苗,將沒按照要求栽植的樹苗重新拔起,要求鄉親們重新栽植。
“子陽你放心,你這都是為了我們,我們一定把之前不合格的全部找出來,重新栽植?!币晃秽l親對桑子陽學長認真說道。
一路上,學長給我們講到,明年三月春暖花開的時候,他要開一次紅花玉蘭論壇,他還要做茶旅結合的規劃實驗,他希望我們在2020年紅花玉蘭盛開的時候,能相約在花海里……
真正用心做事的人,他不在于話多,而在于勤勉;他的情感表達不在于成天的微笑,而在于真摯的邀請!
明年的花海之約,我充滿期待……
桑子陽,湖北民族大學優秀校友,他把自己的青春之花開放在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,他讓最美麗的花開放在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!